摘要: 相比于他们,有一位极富才情又非常古怪的书画家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,说起他的名字甚至没有几个知道,他就是丰坊。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“草圣”张旭所写《草书古诗
相比于他们,有一位极富才情又非常古怪的书画家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,说起他的名字甚至没有几个知道,他就是丰坊。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“草圣”张旭所写《草书古诗四首》,卷上有不少名家跋文,其中不乏董其昌、文徵明、高士奇等大家,当现场观赏时,仍会被丰坊那精妙无比的小楷跋文吸引。
丰坊,亦名道生,字人叔、存礼、人翁,号南禺外史,明弘治五年(1492年)生于浙江宁波,其家境殷实,有良田千顷,还有私家藏书楼,藏书有数万卷。这样优渥的环境使他从小就在诗文书法上领先他人。丰坊尤其酷爱书法,为求名家真迹甘愿卖掉土地:“负郭田千余亩,尽鬻以购法书名帖”。
这样的勤奋与真诚使得丰坊的书法达到登峰造极,被称为“我朝第一”,明代书论家孙鑛在《书画跋跋》中记载“馀生平见南禺草书甚多,多精劲有古法,临古帖尤妙,唐元卿称为我朝第一”,邢侗更是称赞:“丰太史直锋运腕,波拂居然魏晋,文征仲不及。”
丰坊在草、行、楷书上成就都很高,他的小楷直追魏晋法度,受“二王”影响较大,他的跋《张旭草书古诗四首》颇有王羲之《黄庭经》笔意。此跋文笔笔精到,笔画遒劲丰沛,一丝不苟,充分利用笔尖弹性。起笔露锋极为爽利,一波三折尽显笔法丰富,以“子”“恭”“行”等字为例,提按分明、顿挫明显。
跋《张旭草书古诗四首》结体稳健丰润、宽绰多姿,笔画的细微处理与倾斜、拉长带来几分险奇。章法上极为工致雅素,观之心旷神怡。当文徵明见到他的字时感叹“丰先生写字,一点一画无不自古人中来。”清代鉴赏家卞永誉也说:“书法谨严,刻尤精绝,明代小楷之最可珍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