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大家书法 ,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

公众号:集字书法

集字书法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微信小程序:集字书法

集字书法 扫一扫下载书法APP

篇:溯江纪源 / 江源考         出处:徐霞客游记

上一句:

无上一句

下一句:

河(指长江

原文及意思:

《溯江纪源 / 江源考》

  、河(指长、黄河)为南北二经流主要河流,以其特达于海也。而余邑正当大入海之冲,邑以名,亦以之势至此而大且尽也。

  生长其地者,望洋击楫,知其大,不知其远;溯流穷源,知其远者,亦以为发源岷山而已。余初考纪籍,见大河即黄河自积石入中国。

  溯其源者,前有博望之乘槎chá筏子,后有都实之佩金虎符。其言不一,皆云在昆仑之北,计其地,去岷山西北万余里,何源短而河源长也?岂河之大更倍于乎?

  迨逾淮涉汴,而后睹河流如带,其阔不及三之一,岂之大,其所入之水,不及于河乎?迨北历三秦(甘肃,陕西交界处),南极五岭,西出石门、金沙,而后知中国入河之水为省五,陕西、山西、河南、山东、南直隶。入之水为省十一。

  西北自陕西、四川、河南、湖广、南直,西南自云南、贵州、广西、广东、福建、浙。计其吐纳,既倍于河,其大固宜也。

  按其发源,河自昆仑之北,亦自昆仑之南,其远亦同也。

  发于北者曰星宿海,佛经谓之徙多河。北流经积石,始东折入宁夏,为河套,又南曲为龙门大河,而与渭渭河合。发于南者曰犁牛石,佛经谓之殑伽河。

  南流经石门关,始东折而入丽,为金沙,又北曲为叙州大,与岷山之合。余按岷经成都至叙今之宜宾,不及千里,金沙经丽、云南、乌蒙至叙,共二千余里,舍远而宗近,岂其源独与河异乎?

  非也!

  河源屡经寻讨,故始得其远;源从无问津,故仅宗其近。其实岷之入,与渭之入河,皆中国之支流,而岷为舟楫所通,金沙盘折蛮僚谿峒间,水陆俱莫能溯。

  在叙州者,只知其水出于马湖、乌蒙,而不知上流之由云南、丽;在云南、丽者,知其为金沙而不知下流之出叙为源。云南亦有二金沙:一南流北转,即此,乃佛经所谓殑伽河也;一南流下海,即王靖远征麓川,缅人恃以为险者,乃佛经所谓信度河也。云南诸志,俱不载其出入之异,互相疑溷同“混”,尚不悉其是一是二,分北分南,又何由辨其为源与否也。既不悉其孰远孰近,第见《禹贡》“岷山导”之文,遂以源归之,而不知禹之导,乃其为害于中国之始,非其滥觞发脉之始也。导河自积石,而河源不始于积石;导自岷山,而源亦不出于岷山。

  岷流入,而未始为源,正如渭流入河,而未始为河源也。

  不第此也,岷流之南,又有大渡河,西自吐蕾,经黎、雅与岷合,在金沙西北,其源亦长于岷而不及金沙,故推源者,必当以金沙为首。

  不第此也:宋儒谓中国三大龙,而南龙之脉,亦自岷山,濒大南岸而下,东渡城陵、湖口而抵金陵,此亦不审大渡、金沙之界断其中也。不第此也:并不审城陵矶、湖口县为洞庭、鄱阳二巨浸入之口。洞庭之西源自沅,发于贵州之谷芒关;南源自湘,发于粤西之釜山、龙庙。鄱阳之南源自赣,发于粤东之浰头、平远;东源自信丰,发于闽之渔梁山、浙之仙霞南岭。是南龙盘曲去之南且三千里,而谓南龙濒乎?不第此也:不审龙脉,所以不辨源。今详三龙大势,北龙夹河之北,南龙抱之南,而中龙中界之,特短。

  北龙亦只南向半支入中国。

  俱另有说。

  惟南龙磅礴半宇内,而其脉亦发于昆仑,与金沙相持南下,经石门丽,东金沙,西澜沧,二水夹之。环滇池之南,由普定度贵竺、都黎南界,以趋五岭。龙远亦远,脉长源亦长,此之所以大于河也。

  不第此也:南龙自五岭东趋闽之渔梁,南散为闽省之鼓山,东分为浙之台、宕。正脉北转为小筸岭,闽浙界。度草坪驿,浙界。峙为浙岭、徽浙界。黄山,徽宁界。而东抵丛山关,绩溪、建平界。

  东分为天目、武林。正脉北度东坝,而峙为句曲,于是回龙西结金陵,余脉东趋余邑。是余邑不特为大尽处,亦南龙尽处也。龙与同发于昆仑,同尽于余邑,屹为海锁钥,以奠金陵,拥护留都千载不拔之基以此。岂若大河下流,昔曲而北趋碣石,今徙而南夺淮、泗,漫无锁钥耶?然则之大于河者,不第其源之共远,亦以其龙之交会矣。

  故不探源,不知其大于河;不与河相提而论,不知其源之远。谈经流者,先南而次北可也。

上一句:西北至大宝法王     下一句:河(指长江
江所属专题:本文《江》

热点推荐

最新文章